汽修专业是皮山职业技术学校薄弱专业。汽修设备严重不足,仅一些发动机台架和底盘台架等少量的汽修设备,更欠缺的是汽修工具、耗材;汽修专业教师不专业、人数不足,全部是转岗培训的,专业理论不精通,专业技能不熟悉;学生汉语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少,仅开设了汽车文化、底盘与构造、实训课。
援疆教师马伟作为汽修教研室副主任,面对这些困难,首先从教研室教研活动着手,与教研室同事同室办公,共同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商讨问题,引领着汽修专业的教学。
2015年11月11日上午第二节课,安徽援疆马伟联手,在皮山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车间,奉上一堂精彩的汽修专业示范课。教学中贯穿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即通过“任务工单”的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学生在“工单”的引导下完成实操内容的学习;最后,唐老师用“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自律”理念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向汽修职业人方向发展。这节课成功之处,其一,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工单教学化,很好地诠释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把探索多年成熟地专业课教学方法带到了皮山,带进了课堂;其二,既是教书,更注重了育人,利用课堂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职业素养,让学生终生受益。评课时,维族老师积极发言,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在马老师的带动上,教研室成员都努力钻研、精心备课、动手操作,无论是教学水平、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实训的兴趣。
这次技能大赛,安徽援疆马伟从参赛选手选拔入手,本着训一届带一届的原则,从14级汽修班双语班选拔了4名学生准备参赛,从15级汽修普通2班选拔了6名同学参加训练,作为明年大赛的种子。为了培养专业汽修教师,选择了阿不力孜·买买提和林忠元二位老师参赛。由于选手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技能非常薄弱,训练选手的过程也变得异常辛苦。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克服语言交流的困难,通过辅导汉语,使他们能够明白技能操作的讲解,通过汽车专业理论教学,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技能操作要点。其次,在技能训练上,唐老师、马老师从最基本的工具使用开始、再到基本技能、最后到操作流程,手把手的教,即使是这样训练效率也非常低,需要不停的重复、返工、再重复、再返工。而这些工作全在课余时间完成,他们除了在教室上课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实训室辅导选手,从周一到周五,非常辛苦。付出总有回报,参训的选手汉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大赛项目技能操作水平显著提高。在本次技能大赛中,两名参赛学生选手阿拉法提和阿卜杜勒凯尤木,技高一筹,夺取了冠亚军。两名参赛教师也获得了汽修大赛教师组冠亚军,安徽援疆教师唐天广、马伟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这次大赛汽修大赛项目是汽车发动机拆装与维护,赛场准备的任务也落在二位援疆老师身上,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设备多为报废发动机,离比赛设备所要求的性能差距较大,于是唐老师、马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拆卸了多台发动机,挑选出能用的零部件,拼装了5台可有的发动机;有了发动机还要有专业工量具,在民族老师的配合下,通过网购,备齐了工具,为了减轻学校的负担,他们还从安徽原单位带来了一些急需的专用工具。在多方的努力下,汽修赛场准备规范、周密、整洁,得到了领导、参赛选手的肯定与赞扬。
通过这届汽修大赛,训练了参赛师生的专业技能,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也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习惯,提高了专业素养,得到科学训练的方法,熟悉了参赛、备赛的各项流程,增强了团队意识,为迎接下一次技能大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普遍提高了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汽修班学生对汽修专业学习的兴趣,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明显感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两位当地教师通过参加训练和比赛,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见证了援疆老师的训练方法和工作态度,起到了“传帮带”的效果,为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