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学生的成长首先是人的成长,是以发展为目的、面向未来的生活实践过程。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要根据中职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看到学生的未来。
2017 年3月23日下午,计算机专业在校春雨楼会议室召开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鉴定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副组长张大毛主持。
专业组长赵曙光针对近阶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做法: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原则,依规由科任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及德育成绩进行评价鉴定;再采取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最后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作为评优评先和工学结合方面重要依据之一。
评价的目的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及状态。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应该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反馈、调整、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指标导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评价的意义不在于发展结果,而在于评价作用发挥的过程。
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评价对象的动态交互过程及指标作用结果,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激励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完善,成熟后将向全校及周边兄弟学校推广。